「寧靜」
我真的很喜歡寧靜
開始前,我想提問
你感到快樂嗎?
你內心是否平靜?
你能感受到喜悅嗎?
你能滿足自己嗎?
你能享受孤單嗎?
你曾經深入探索過自己的內心嗎??
你知道你不需要閱讀下面的文字分享,你仍然夠過得很好、很自在嗎?
如果你對於療癒這件事也有一些探索與好奇,也許你可以與我一起看下去
近年來我很喜歡寧靜,平常也是一個喜歡自我沉澱的人。我經常思考與探索身心靈領域的主題,並以文字紀錄為其中一種的方式。然而,過度的思考經常使我困於無窮的思緒迴圈,成為禁錮自我的枷鎖。
偶然接觸到的寧靜碰觸訓練課程,這是一種整合身心的身體工作(Bodywork),透過身體開始與自己連結,原來身體需要的很簡單也非常誠實,而頭腦卻是個搗蛋的專家。這些年我很認真投入的在這個訓練課程,發現我內在一直存在著一個寧靜的空間,這不是我創造出來的寧靜,而是它一直都在,但我忘了,我徹底的忘記了,我進入了頭腦,嘗試解決各種問題,看起來是很強大沒錯。但這對生命卻行不通,生命從來不需要去解決問題,最終在2017年末,我遇到了困境,我無法跟那時候的伴侶繼續下去了,我不懂為什麼。身體也出現異位性皮膚炎,發作起來經常難以忍受的癢感,會抓癢到手上有血,即使我理性知道不能抓。
這時候我已經知道很多身心靈的知識,我知道零極限清理工具、我知道水的故事、我知道意念會影響環境、我知道細胞記憶、我知道情緒會影響身體、我知道長久負面情緒會影響身體健康、我知道與伴侶保持良好的溝通、我知道要持續積極正面思考、我知道不能生氣要理性溝通,這些我都知道!但為什麼在親密關係中我無法實踐這些!Why?
大量的身體工作和大量的靜心訓練,我得到了很大的幫助。也終於明白以前書中讀過 OSHO 的『身體是門,身體是墊腳石』「The body is the door, the body is the stepping-stone.」。
我開始學習如何將注意力從頭腦轉移到身體上,身心重新整合,漸漸的我可以享受這份寧靜,也希望能與大家分享這份寧靜,透過這樣的方式與大家從心會見。
文字雖然是一種效率較低的資訊傳遞方式,但卻是最便利的工具。我真正想記錄資訊無法透過文字完整表達,只要語言的介入就會失真,那只是一種關於存在(Being)的狀態,每個人對此的詮釋各不相同。
以下是我過度思考的枷鎖的案例,同時也搭配我的行動力去驗證。
這些年來,我專注於研究和深入探索療癒(Healing)這個主題。早在2018年我成立這個粉專之前,我就意識到「沒有人需要被療癒,因為你已經是完整的」。從意識能量工作的角度來看,若專注在解決問題,將會產生源源不斷的問題。
「療癒」意味著有殘缺、我不好、我需要被治療,但為什麼我們要花錢參加身心靈成長課程?為什麼要找人做療癒個案或諮詢?沒事挖洞自己跳?將注意力投注在這裡是否會讓這個問題變得更大呢?
健康地活著不是很好嗎?是!
我們可以將這些金錢花在旅遊、必要的物品、享受美食、與朋友共進晚餐等事物上,這不是也很好嗎?是!
那為什麼要一直白花花的撒幣參加這些成長課程和療癒個案?
然而,多年的觀察經驗,我發現願意接觸身心靈的人往往願意學習新知,探索內在、看見不同的可能性並提升自己,或者去理解實踐本質性的事物,或是擁抱更宏大的宇宙觀,這是條沒有盡頭的道路,一層一層的疊加上去。
作為一個提供身體療癒、能量療癒和談話諮詢服務的人,我看到療癒服務對大部分個案是有效的,甚至有些個案也成為了我的朋友。然而,有時候我也會遇到療癒效果不佳的情況。我開始反思觀察,發現他們可能尚未做好準備。有時候,我就像是弄了一桌豐盛的宴席招待客人,但有些客人只能接受簡單的小米粥。我才意識到自己太心急了,不是每個人都具備同樣的需求。
另一種情況是,我想提供豐盛的滿漢全席,但客人只想吃日式料理,與個人需求不符。我發現這是因為我沒有溝通好需求,或者我的說明不夠清楚,導致結果不符合預期。
我清楚療癒服務能帶來效果。大部分個案需要接受三次以上的服務才能感受到療癒的效果。少數一次就能感受到效果的大部分是那些已經做好心理準備、開放接受、並且在內心深處渴望轉變的人。他們在療癒過程中願意投入時間和努力,並且對自己的成長持有負責任的態度。
這些經驗讓我深思熟慮,我意識到每個人的需求和成長過程都是獨特的。作為一個提供療癒服務的人,我的角色不僅僅是提供幫助,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與個案建立良好的溝通和理解。我需要認識他們的需求,並尊重他們的節奏和選擇。同時,我也需要給予個案足夠的空間和時間,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和成長,而不是主動去改變他們。
我開始探索療癒和成長的理解,並不斷投入實踐和體驗,並思考著人們為什麼會追求這些身心靈的探索與實踐。我意識到,對於大多數人來說,生活並不只是追求生存與滿足基本需求的過程。我們對於生活渴望更多,我們渴望探索自己的潛能,了解自己的目的和意義,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幸福。
療癒和身心靈成長的探索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架構和工具,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、面對內在的困擾、釋放情緒、改變限制性的信念、培養更有意義的關係、賺取足夠的金錢財富,並在生活中創造更多的平衡和快樂。
當我們願意投入這樣的探索旅程時,我們便打開了自己的心靈之門,並與內在的智慧展開對話。療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,要求我們對自己的成長和轉變負起責任。
這並不是說每個人都需要參與身心靈成長的課程或接受療癒服務。每個人的道路和需求是獨特的,有些人可能找到其他方法來實現內在的平衡和幸福,例如通過運動、藝術、冥想、靜心、閱讀、創作、與親朋好友互動的方式等等。
需要澄清的是,在這指的「療癒」並不是醫學上的治療,這很容易被誤解。當我們以治療的心態去「療癒」一個人時,我們徹底否定了這個人的存在,這會大大降低效果,拜託千萬不要這樣喔~
這些年我思考了很久關於「療癒師」這個詞的使用,這很容易理解跟被濫用。
最終,我發現我並沒那麼偉大與強大,能夠去真正的去療癒誰。我深刻的理解是那位真正能夠療癒的人始終是個案自己,我的角色比較像是內在靈性的導遊,陪伴每一位來到我面前的勇者一起穿越這個錯綜複雜的迷宮,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超能力!
我更喜歡稱自己為「個案給予者」、「執行師」、「分享人」、「帶領人」或「引導人」,因為這幾個詞彙更能體現我們的角色和使命。我深刻明白在療癒過程中,我們並非在修復或治療他人,而是在陪伴、引導和滋養他們的內在力量。允許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智慧和自我療癒能力,我們的任務是重新連結個案內在的力量,幫助他們找回平衡和和諧,找回平衡和和諧。很有趣的是,這樣的結果就是療癒的過程。
作為個案給予者,我們需要保持謙卑和尊重,並與個案建立互信和共鳴的關係。我們並非有所有答案的專家,而是與個案一同探索和學習。在這個過程中,也需要不斷自我反省和成長,以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支持。
這段旅程讓我對「療癒師」這個詞語有更深入的思考,並開放地接受「大衛老師」跟「大衛療癒師」這類的稱呼。重要的是,我明白自己正在做著什麼,並且以清晰的身份定位展開工作。現在我願意超越文字框架,真實地走在療癒之路上。
(這些年找過不少朋友聊過關於「療癒師」這件事,謝謝你們。)
另一種療癒個案系列是透過非語言的方式進行各種能量療癒,即非談話諮詢的形式。暫無法在本篇完整表達,可參考其他的個案體驗紀錄分享。
這個粉專「大衛的寧靜碰觸×旅程×紀錄」已經走過四年,現在邁向第五年。
我是真的從身體工作的寧靜碰觸個案服務逐漸擴張到談話諮詢個案,再進一步發展到不同層面的能量療癒,一點一滴的擴張到粉專的文字中。
搭配這些年持續的行動與內在探索
最終也開出甜美的果實
這甜美果實是
我理解「沒有人需要被療癒,你就已經是那如是完整的樣子了」的概念是什麼。
透過更高更大的觀點,可以暫時稱之為永恆神性的層次。
在永恆神性的層次上確實「沒有人需要被療癒,你就已經是那如是完整的樣子了」。這層次的一切都是完全被接受、接納的,也有人稱作這是「無條件的愛」。
而在地球的實相層次上,我們確實有「一些東西」可以被「療癒」。在這個物質世界中,我們對「好的」和「不好的」有著根深蒂固的概念,它很容易被理解。在需要療癒的觀點下,我們開始追求更好的生活、個人成長、獨立和幫助自己和家人等,這些都是出自善意的。
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「善意」這個概念並不完整,它同時包含了「善」和「惡」的錨定,至少在這個旅程中,這是一個重要的起點。
最終,我們需要將其提升到永恆神性的層次。
那就是「你就已經是那如是完整的樣子了」。「我在」。「我是」。
寧靜也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們連接內在智慧的狀態。每當我給予自己一些寧靜的時間,專注於當下的經驗,可以更深入地感知自己的情感和需求。這種內在連結可以引導我們做出更明智的選擇,並找到真正的平衡和和諧。
這些年來,透過參與各種成長課程、進行內在探索和經歷療癒,我深深意識到這份「寧靜」並不僅僅是外在的安靜,而是一種內在的平靜和觀察力。它是在外界喧囂中保持內心安寧和平靜的能力,不解離、不逃避、不閃躲的與自己的真實待在一起。
在追求療癒和成長的過程中,我學到了一個重要的教訓:真正的療癒來自於內在的轉化和觀照。它不是外在的修補或改變,而是一個深層的內在轉變,使我們重新連結到自己內在的智慧和那份深深的愛。
寧靜對我也意味著學會放下控制和執著,接受並流動於生命的變化。當我們能夠放下對外在結果的執著,並將注意力轉向內在的平靜和自我觀察時,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瞭解自己的內在世界,而不再像以往一樣慣性地將注意力不斷地放在外在,消耗自己的情緒和生命力,最終自我疲憊、放逐自己。
來一個深呼吸~~吸氣~
在這個寧靜的狀態中,我可以更清晰地感知自己的情緒、想法和行為,並意識到內在深層的限制模式和信念。這種觀照讓我有機會釋放過去的傷痛、解放限制性的信念並改變不健康的模式。
療癒是一個持續的旅程
我曾探索過是否有可以簡單快速解決的方法。可惜的是,並不存在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。
像是我曾經希望希望透過一次療癒個案或一次工作坊、靜心課程就能永遠解決問題,事實上,每個人的生命經歷和需求不同,療癒的過程是個持續的旅程。
我才發現每個人的生命經歷和需求都不同,療癒的進程也會有起伏和不同的節奏。更多的時候,往往需要耐心地等待(的N次方)和接受。對於一些人來說,療癒自己可能是一生的工作,而不是一個瞬間的轉變。但也要知道瞬間轉變的療癒是有可能的,知道奇蹟是可能的,這是真實存在的!
最重要的是,療癒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旅程,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需求和步伐。我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,並樂於與他們合作建立個人目標和療癒計劃,確保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步伐前進。我能持續提供支持和指導,並幫助他們發現他們內在的智慧和力量,以實現真正的療癒和個人成長。
療癒是沒有限制的,像是寧靜碰觸能量平衡按摩、生物能頭薦骨共振療癒、談話諮詢、希塔療癒、Access Bars、能量療癒以及開放式個案等療癒工具,這些包括身體工作(Bodywork)、限制信念釋放、意識談話、純能量療癒、溝通技巧訓練、身心覺察、靜心訓練等。
透過不同的療癒方法,我希望能夠幫助人們在他們的生命中獲得更多的輕鬆、自在、平衡、快樂和意義。每一步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,並帶來更大的覺醒和自由。我相信,透過共同的努力和合作,可以共同創造一個更有意義和富有愛的世界。
這也是我舉辦工作坊、靜心課程和頌缽音療的原因之一。
所以呀!我真的很喜歡寧靜。
寧靜是我與自己對話、充滿愛和接納的時刻。所以我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沒寫文字紀錄,我發現我不需要證明自己、我不需要為了追求關注、社群網站的讚數而寫文章。雖然這違反市場行銷的機制且不利於推廣,如果我要持續發展療癒專業工作,這也是我近期需要突破的限制。
我希望能夠成為一個與他人一同旅行的引導者,提供支持、理解和愛,協助他們尋找內在的平安與療癒。這是一個持續的學習和成長過程,我將繼續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,成為一位更好的療癒者。
深深陪伴你走過這段療癒之旅,我們共同見證這個過程。
幫助你重新獲得屬於自己的力量
這次真的是說多了,最終究僅僅是存在(Being)。
如果你對於療癒個案有任何需求或對相關主題有問題,請隨時向我提出,我將全力支持和幫助你。也很歡迎參加我舉辦的工作坊、靜心課程等相關活動。
深深的祝福
大衛
#臉書文章 #超級巨量 #資訊轟炸 #除去調皮的文字 #寫了不知道幾天 #祈願共好榮耀彼此的世界